2023/8/8 18:30:19 來稿部門:經濟與貿易學院
為讓更多的考生和家長深入了解三亞理工職業學院各專業特色,學校特推出“專業推薦”系列欄目。本期推薦的是經濟與貿易學院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群,分別從培養目標、專業特色、實習實訓、學生培養和就業前景等方面進行介紹,廣大考生與家長可以多角度、深層次地了解該專業特色,精準找到適合對口專業,歡迎大家踴躍報考!果行育德,人才輩出。在經濟與貿易學院你可以成就更好的自己。
掃碼查看SIT2023年招生簡章
專業介紹
經濟與貿易學院開設計算機網絡技術、計算機網絡技術“3+2”、計算機科學與技術“4+0”三個專業及項目。創新“三化融合、三步推進、三師協同”人才培養模式,以學生為主體、以專業能力培養為核心,職業素質訓練貫穿人才培養過程,按照項目開發的工作過程來組織教學過程,培養產業鏈所需的信息系統設計與開發、應用軟件開發、網絡安裝調試、大數據分析、售前售后技術等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介紹
專業名稱: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專業代碼:510202學制:三年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與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相適應的理想信念堅定,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良好的人文素養、信息素養、職業道德創新意識。掌握計算機網絡專業知識和比較熟練的計算機網絡職業技能,具備較強的溝通能力、學習能力、合作能力和可持續發展的能力,具有刻意練習,工匠精神,創新精神,能夠從事計算機網絡規劃與組建、網絡綜合布線、網絡管理與維護、網絡空間安全維護和管理、網站規劃與開發等工作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
主要課程
高級語言程序設計、網絡滲透與防護、網絡互連技術實訓、數據結構、網絡操作系統、web應用與開發等。
課程地圖
課程矩陣 專業特色
科學有效的人才培養路徑
清晰的才培養路徑是人才培養目標實現的基礎,本專業形成了“三化融合,三步推進,三師協同”的人才培養模式,采用類似企業項目的培養模式,校企雙方發揮各自優勢,植入相應前沿科技及特色人才崗位需求的企業內容,提升人才培養質量。
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
特色的項目化課程體系
課程是目標實現的跑道,標準的課程體系是人才培養的基礎,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以標準、流程、能力、規范為主線,構建了基于工作過程的“職業情境,任務驅動”的課程體系。
專業的實踐平臺、先進的實驗環境
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的實踐平臺讓學生享受到企業的項目案例資源,達到激發興趣的學習體驗。我們擁有基礎實驗室,網絡工程實驗室,軟件開發實驗室來提升學生的專業技能水平。
《計算機網絡技術》課程實訓教學
實訓教學場所
專業證書 初級程序員 初級網絡管理員 網頁制作員 初級信息系統運行管理員等
就業方向
主要面向各類互聯網企業,大型通信運營公司及視野單位和政府機關,崗位設置為網絡運維工程師、網站設計師、網絡產品銷售、網頁美工師等。
2022年我院20級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學生參加 第十五屆中國大學生計算機設計大賽獲兩項一等獎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4+0”項目介紹
專業名稱: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 專業代碼:510202 學制:四年
學校與三亞學院合作開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4+0”聯合培養試點項目,以培養應用型本科層次人才為目標,招收高中畢業生,由三亞理工職業學院與三亞學院共同制定職業技能人才一體化培養方案進行聯合培養。項目學生在三亞理工職業學院學習4年,完成本科教育學習任務后,獲取三亞學院頒發的本科畢業證書、學位證和相關國家職業資格證書。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學生系統掌握信息科學、數理統計和數據科學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具備合格的個人素質、職業素養及職業道德,有較強的自學能力、人際交往及合作能力,具備大數據的采集與預處理、存儲、分析、可視化與系統架構能力;具備一定的數據科學研究能力以及大數據分析、大數據可視化、大數據運維等崗位的基本素養;能勝任政府、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等部門的大數據采集及預處理、存儲管理、數據分析、可視化及平臺運維、管理、架構等工作,具有創新精神、實踐能力、人格健康的應用型人才。
主要課程
高級語言程序設計(Python)、網絡互連技術實訓、數據結構、操作系統、web應用與開發等。
專業特色
實驗室與前沿技術接軌。三亞學院計算中心于2005年創建,是計算機應用基礎實驗教學示范中心,也是人工智能實驗室、大數據云計算實驗室、超算中心在地。是一個創新型、綜合型和開放型的學生實踐平臺,為學生提供專業實習、技能培訓、自主學習、科學研究和創新設計等活動的基地。
人工智能實驗室采取“著眼未來,兼顧傳統”的建設思路,由信息與智能工程學院教師博士團隊和學生創新團隊共同自主研發而成,主要包括基本實驗、實訓實驗、展示體驗三個環節。實景智能應用以建“未來世界”為主題的學院特色實驗室,包括旅游、醫療、農業、智能車等具有海南特色的應用場景,以及VR/AR虛擬現實與增強現實技術、互動投影技術、3D環幕技術等環境,是進行學科專業實踐、科研、社會服務等主要驗證與實踐場所。
實驗教學與科研、工程和社會應用實踐結合。三亞學院第一期已投資近2000余萬元完成了以華為400個高性能并行計算單元為核心的200T大數據云計算平臺和具備多個GPU計算節點單元,實現了100多臺虛擬云計算機,并配有曙光大數據案例實訓教學平臺,滿足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的教科研及其企業應用,為開展智慧旅游、健康、金融科技、智慧海洋和智慧汽車的大數據和人工智能專業領域應用提供了基礎軟硬件生態平臺。
學生培養方面,積極探索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成立了首屆“創新班”,陸續組建了“牧碼南山”“天涯極客俱樂部”等學生項目開發工作室,投資建成人工智能實驗室等專業實踐實訓平臺,鼓勵學生創新實踐,引導學生參加國家級、省級學科競賽。近兩年,信息與智能工程學院學生創業團隊先后榮獲全國高校綠色計算大賽一等獎等國家級賽事獎項21人次、省級獎項百余人次、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20余項。
學生參加中國大學生計算機設計大賽
專業證書
數據可視化方向:網頁制作員(國家軟件水平考試初級)、信息技術支持工程師(國家軟件水平考試中級)。大數據分析、運維方向:阿里ACA(大數據助理工程師),阿里ACP(大數據工程師)。
就業發展方向
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大數據發展調查報告 (2018版)》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大數據行業市場規模預測為8000億元。大數據國家戰略正在加速落地,預計今后中國大數據行業市場規模將突破10000億元。精通“大數據”的專業人才將成為企業最重要的業務角色,其社會需求缺口巨大,“大數據”從業人員薪酬將持續增長。
數據可視化方向對應崗位:web前端開發工程師、web應用服務器開發工程師。大數據分析方向對應崗位:數據分析工程師,大數據應用開發工程師。大數據運維方向對應崗位:大數據運維工程師。
計算機網絡技術“3+2”項目介紹
培養目標
學校與三亞學院合作開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3+2”聯合培養試點項目,本專業培養學生系統掌握信息科學、數理統計和數據科學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人文素養、信息素養、職業道德創新意識,具備較強的溝通能力、學習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和計算思維,具有敬業、專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掌握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必備的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能勝任政府、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等部門的網絡管理、存儲管理、數據分析、可視化及平臺運維、架構等工作,具有創新精神、實踐能力、人格健康的應用型人才。
主要課程
高級語言程序設計(Python)、網絡互連技術實訓、數據結構、操作系統、web應用與開發等。
專業特色優勢
實驗室與前沿技術接軌。三亞學院計算中心于2005年創建,是計算機應用基礎實驗教學示范中心,也是人工智能實驗室、大數據云計算實驗室、超算中心在地。是一個創新型、綜合型和開放型的學生實踐平臺,為學生提供專業實習、技能培訓、自主學習、科學研究和創新設計等活動的基地。
專業實訓室
專業的實踐平臺、先進的實驗環境。專業群的實踐平臺讓學生享受到企業的項目案例資源,達到激發興趣的學習體驗。我們擁有基礎實驗室,網絡工程實驗室,軟件開發實驗室、與三亞學院合作共用人工智能實訓室、超算中心,提升學生的專業技能水平。
實訓室分類
實訓室環境
人工智能實驗室采取“著眼未來,兼顧傳統”的建設思路,由信息與智能工程學院教師博士團隊和學生創新團隊共同自主研發而成,主要包括基本實驗、實訓實驗、展示體驗三個環節。實景智能應用以建“未來世界”為主題的學院特色實驗室,包括旅游、醫療、農業、智能車等具有海南特色的應用場景,以及VR/AR虛擬現實與增強現實技術、互動投影技術、3D環幕技術等環境,是進行學科專業實踐、科研、社會服務等主要驗證與實踐場所。
人工智能實訓室
三亞學院第一期已經投資近2000余萬元完成了以華為400個高性能并行計算單元為核心的200T大數據云計算平臺和具備多個GPU計算節點單元,實現了100多臺虛擬云計算機,并配有曙光大數據案例實訓教學平臺,滿足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的教科研及其企業應用,為開展智慧旅游、健康、金融科技、智慧海洋和智慧汽車的大數據和人工智能專業領域應用提供了基礎軟硬件生態平臺。
超算中心 學生風采
第二課堂
興趣社團
保護傘工作室最初由一群熱愛拼搏,堅持成長,突破創新的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2016級學生成立,他們在工作室里模擬企業工作過程,不斷提高專業的動手能力,發揮知識技能優勢,踴躍參與各類學科競賽和創新產業比賽,獲得國賽二等獎2項,省賽一等獎5項,二等獎5項,三等獎13項,創新創業大賽銀獎2項。
學生榮譽
網連世界,智取未來經濟與貿易學院期待你的到來!
(文字 圖片:經濟與貿易學院)
(編輯:新聞中心)
上一篇:專業推薦|緊跟數字經濟時代 培養會計領域專業人才——大數據與會計專業群簡介
下一篇:2023年第一批錄取通知書已發放!編號0001花落誰家?!